邹城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闻发布会(图文)
  • 来源:总站
  • 作者:
  • 2022年08月11日
  • 审核:
  • 浏览(287)
  • 收藏
浏览字号:

 

合照1_副本.jpg

【杨思文】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邹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5周年,也是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创新突破年。今天,我们邀请到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赵锋先生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超先生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国燕女士市教体局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综合科科长房祥伟先生向大家介绍我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赵锋主席向大家介绍我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赵锋_副本.jpg

【赵锋】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立足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对于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10月份,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我市改革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济宁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部署要求,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以“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为目标,以满足广大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需求为导向,以构建组织领导、工作推进、素质提升、服务保障、正向激励“五大体系”为抓手,坚持试点先行,推动协同发力,坚决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各项任务,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力人才支撑。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推进落实意见,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全市深化改革大局。市领导提出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协调联动、压实工作责任3个方面的明确要求。召开了全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二是各级各部门密切协同。成立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联席会议,10 个市直部门为成员单位,建立工作协调、定期联络、改革评估、工作通报、工作督办等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配合联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相关部门推动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聚焦重点攻坚突破。着眼于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提升职业教育水平;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受到广大企业和职工广泛欢迎,参与度、覆盖面年年攀升。四是强化试点引领示范。充分发挥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采用市直部门试点、国有企业试点和非公企业试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定市人社局为市直部门试点,泰山玻纤邹城有限公司为国有企业试点,山东荣信集团有限公司为非公企业试点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近年来,市总工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决策部署,成立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推动工会承担的各项改革任务走深走实突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传教育和劳动我最美短视频互动等活动,团结引领产业工人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选树济宁工匠2名;命名表彰“邹鲁工匠”25名;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评选市级职工优秀创新成果110项,命名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6家。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举办市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80余项。运用传统主流媒体和各种新媒体,加大对产业工人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力度,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奏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主旋律。创新面向产业工人的工会工作。坚持党建带工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工会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各行各业、各种用工形式的产业工人组织到工会中来、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完善产业工人权益源头维护机制。推动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切实发挥其在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和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健全政府和工会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问题。完善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保障机制。贯彻落实《山东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建立企业工会与行政沟通协商机制,不断完善工资平等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落实产业工人参与分配决定的权利,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等等。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市总工会将进一步将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把工会承担的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实现“济宁争第一、全省进10强、全国进30强”奋斗目标和邹城“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凝聚起产业工人的创造伟力,作出应有贡献。

【杨思文】感谢赵主席的介绍。下面请刘超主席介绍一下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刘超_副本.jpg

【刘超】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来具体介绍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党建引领,产改整体布局系统展开

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改革全过程各环节,党建、工建、产改一体推进。一是以上率下汇聚工作“一盘棋”。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邹城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细分22条举措、78个政策点。建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召集人的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二是协调联动绘好改革“一张图”。产改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通力合作,制定了《邹城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32项主要指标。各部门相继出台招才引智、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 25个配套文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三是强链铸魂做强产业“一条线”。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探索产业链上建支部、建工会,成立了由21家化工企业组成的高端化工产业链党建联盟和化工产业工会联合会。联盟有效聚合链条资源与济宁技师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育、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打造企业发展和技能人才成长“新通道”。

二、聚力赋能,唱响建功奋斗时代强音

聚焦产业工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突出短板,搭建平台载体,强化赋能提升,激励广大职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功奋斗。

一是组织赋能。成立邹城经开区党工委和总工会,构建“一区三园”党工组织格局,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组织,产业工人入会率达到98%。加强新就业形态党群组织建设,先后成立快递行业、物流货运行业、外卖行业、托育服务行业党委,带动快递行业、物流货运行业成立工会联合会,美团、万象网约车等企业成立工会组织。去年以来,全市新发展工会会员1.2万余名,其中,农民工会员9100名。二是竞赛赋能。启动了“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即:一届大赛贯穿全年,产生十名邹城工匠、百名技术能手,实现千名职工进决赛、万名以上职工受培训。物业、安保、家政、餐饮等行业纳入竞赛范围,竞赛项目由50项,增加到80项,参赛职工1.5万余名,带动8万名职工参与岗位练兵、技能培训。先后有391人荣获邹城市技术能手、303人荣获邹城市五一劳动奖章、18人荣获济宁市首席技师。三是创新赋能。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百”梯次培育工程,年底分别突破100家。培育全员创新企业38家、职工优秀创新成果110个、企业创新型班组79个、创新能手180名,形成了企业全员参与、职工人人创新的生动局面。

三、职工为本,产业工人成长通道进一步拓宽

把素质提升、价值实现作为产改工作重要任务,搭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阶梯。一是畅通产业工人成长通道。实施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在邹城高职校、技工学校设立了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培训各类技能人才6500余人。二是畅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建立鼓励扶持技术工人成长机制,制定实施技能竞赛与职称评聘挂钩、“邹鲁工匠”纳入高技能人才库管理、评先树优向一线工人倾斜、优先发展优秀产业工人中的积极分子入党等政策。总结推广了山东荣信集团全员创新、泰山玻纤公司建立“内培师”制度、山东天河科技公司搭建员工薪酬增长阶梯等典型经验做法。在2021年选树的各类先进个人、“邹鲁工匠”中,产业工人占超过50%。三是畅通产业工人维权通道。实施“工会+”法律援助服务模式,整合人社、仲裁、司法、法院等法律服务资源,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室、派驻仲裁庭、诉调对接工作站,在全市16个镇街设立工会法律援助服务站。今年以来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1件。四是畅通产业工人关爱通道。保障职工民主政治权益。2021年6月,市人大视察《工会法》;2022年5月,市人大对《山东省厂务公开条例》《山东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进行执法检查,职代会、厂务公开、工资集体协商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关爱困难职工生活,市财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工会开展“四季服务”活动。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工人文化宫建成使用,建立覆盖城乡的户外劳动者驿站53处、工友创业园28家、“爱心妈妈小屋”21所、职工书屋 155家、女职工示范学校30所。

我市加大产改工作探索推进力度,相关经验做法得到省产改办肯定,多次被《大众日报》、《经济日报》、《山东工人报》、《济宁日报》等有关新闻媒体报道,《山东工人报》头版产改专栏报道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经验做法。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弘扬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改革精神,不断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引向深入,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思文】感谢刘主席的介绍。现在进行现场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名称,谢谢。

【济宁日报】各位领导好,我是济宁日报的记者。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提升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请问我市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房祥伟_副本.jpg

教体局  房祥伟近年来,邹城市教育和体育局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就业、抓民生、抓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一、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从2013年起,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邹城职教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建设累计投入约5亿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餐厅、运动场、图书楼和艺体馆已全部投入使用。现有汽车实训中心、数控加工中心、护理实训室、电子模拟室、网络搭建室、车工、电工、钳工、焊工等实习实训车间80余间,各类教学实训设备总价值3600万元,是目前济宁市办学条件最好的职业学校之一。

二、全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力量明显加强。把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制定了中长期师资培养规划,从制度建设、激励机制和资金支持等方面为教师培养提供保障,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专任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0人,双师型教师94人,兼职教师9人。在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218人,硕士以上学历30人。现有山东省优秀教师1名,山东省教学能手1名,济宁市杏坛名师1名,济宁市教学能手20余名。

三、积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建设不断加强。紧紧围绕邹城市经济开发区、新型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积极改造升级老专业,适时申报建设新专业,现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学前教育、医学护理等10余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工被评为“山东省百强专业”,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学前教育被评为“济宁市骨干专业”。近几年,与市林业局联合开办现代林果专业,与诺博泰智能科技公司合作建设智能装备制造(机器人专业,初步形成了“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一体、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专业体系。

四、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学生就业前景广阔。我们坚持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在山东、天津、苏州、杭州等10余个省、市,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基地。先后与太阳纸业、泰山玻纤、鸿景雅苑幼儿园、东远石油、青岛海尔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办学关系,实行定向招生、订单培养、定向分配,基本实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效果,合格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83%以上。与邹城太阳纸业联合开办了冠名班。围绕邹城汽车行业市场发展需求,牵头组建了汽修职教集团,加入鲁南职业教育联盟。2021年,与“蘑菇小镇”开展校企合作,开设了食用菌专业冠名班。依托济宁机器人产业园,与山东正方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申报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专业,规划建设了智能制造技术协同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现已完成三个教学工作站的基础建设,计划今年开设50人左右的工业机器人冠名班同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使学生毕业后成长迅速,大多数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目前,邹城市高职校是山东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金蓝领培训基地、邹城市退役士兵培训基地和农民学校。通过实施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服务、创造就业岗位,将培训、创业、就业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培训模式,使广大农村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都能学到一技之长,从而促进社会全员就业。近年来,高职校与市人社局、农业局、民政局、残联等部门单位,联合开办了全市退役士兵就业技能培训班、农村干部管理能力培训班、养老护理员培训班、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旅游景区讲解员培训班、农家乐乡村旅游培训班等,全年社会培训达到6000多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下步工作中,将继续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产业工人,全力打响邹鲁职教品牌,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邹鲁融媒】各位领导好,我是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加强技能人才建设,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目标,请问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方面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罗国燕_副本.jpg

人社局 罗国燕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增长,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市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对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断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着力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一、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基础作用

(一)聚焦产业升级,加强专业建设。我市技工院校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建设了一批面向我市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如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加工、计算机信息工程、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同时适时增设新专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和契合度。为对接全市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我市技工院校新增“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专业,规划并建成了智能制造技术协同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今年9月招生。

(二)加强校企联系,引导毕业生本地就业。为做好学生实习就业工作,我市技工院校主动加强与本地企业的联系,通过电话沟通、企业调研等方式了解我市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召开校企合作洽谈会、招聘会,积极引导毕业学生本地实习及就业。鼓励学前教育和护理专业毕业生在我市各幼儿园和医疗机构就业,推荐计算机、机电、数控、汽修等专业毕业生到邹城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中心汽配城、恒信食用菌、择邻山庄、兖矿集团配套服务的多家机电企业工作。

二、拓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渠道

(一)大力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理论授课由技工院校老师精心准备,采取弹性制教学管理,灵活、高效组织教学活动;实践培训以“师带徒”形式完成,师傅“手把手”带徒,贴合企业生产实际,解决学员在实际操作上面临的问题。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多次深入企业和技工院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政策宣传指导,鼓励企业与本地技工院校对接,目前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奔腾漆业股份有限公司、泰山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3家企业已开班,共培训学员90名。从试点到全面开展五年来,我市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制度不断完善,培训效果日益明显,受到了企业和学员的一致好评。

(二)开展企业自主评价工作。大力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工种岗位评价规范,根据企业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对在岗职工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我市积极开展自主评价企业的申请和备案工作,推进已备案企业的自主评价工作,目前我市已有13家企业完成自主评价备案,涉及48个职业(工种),今年以来共有5家企业开展自主评价工作,已评价高级工以上人员352名。

(三)开展“金蓝领”培训。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采取理论学习、模拟操作、考核鉴定的形式组织,采取集中脱产培训的形式开展“金蓝领”培训。严把选拔关卡,优先针对企业技术骨干、中层力量进行培养,确保培训效果。通过“金蓝领”培训,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一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助力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我市新增一家济宁市“金蓝领”技师培训基地,共400余人报名参加“金蓝领”培训。

三、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激励力度

(一)做好重点人才工程和平台项目推荐工作。根据评选条件进行全市摸排,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申报,申报期间全程指导推荐单位和人选准备申报材料。今年我市两名高技能人才获评齐鲁首席技师,三人被评为济宁市技术能手。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鲍店煤矿获评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实现了我市省级技能人才平台零的突破。(二)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奖励政策。为我市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获评单位申请20万元补助资金,为我市2名全国技术能手各申请20万元奖励。

【大众网】各位领导好,我是大众网的记者。请问,下步,我市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中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刘超_副本.jpg

【刘超】下一步,我们按照全国、省、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的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向深入,集中力量抓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突破年”行动,确保改革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一是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教育,加强对产业工人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广大职工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不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工匠人才、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进一步叫响做实“邹鲁工匠”品牌,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是在构建技能形成体系上下功夫。继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建设一批高层次大中专职业院校、培养一批“双师型”高素质教师、办好一批紧缺型专业学科、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制度,组织开发更多线上教育、远程教育技能培训课程,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为广大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改进技能评价方式,完善产业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措施,推动企业建立多职级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深化劳动和技能竞赛,将竞赛向中小微企业、非公企业延伸,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拓展,不断扩大竞赛覆盖面,增强竞赛实效性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三是在提高地位待遇上下功夫。提高产业工人地位待遇,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拓展产业工人政治参与通道,健全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机制,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两代表一委员”、群团挂兼职干部中的比例,增加一线岗位、技能人才评先评优比例,让更多的产业工人参与职工代表大会等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进一步彰显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断增强产业工人的自信心、自豪感。指导企业建立以体现技能价值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拓展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打造两类人才成长发展“立交桥”,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释放发展动力。

四是在强化支撑保障上下功夫。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使广大劳动者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着重做好新业态就业人员权益保护工作,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深入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统筹兼顾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

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目前,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办了“产改试点”专栏,定期刊发基层试点单位产改典型经验,随后还要编印《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案例经验汇编》,就是为了把改革工作的精华提炼出来,经验总结出来,品牌打造出来,以多种形式、渠道和载体,宣传新时代产业工人先进典型、先进事迹,营造关心、支持、推动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也提请在座的媒体朋友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将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报道出去、宣传出去,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

【杨思文】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有需要深入采访的媒体可以在会后联系总工会,联系电话是5213476欢迎大家对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进行深度采访报道。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