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就业”作为“六稳”、“六保”之首,是最大的民生,涉及到千家万户奔小康的幸福指数和社会稳定。为了让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市委市政府应对疫情稳就业的各项政策及工作推进情况,今天我们专门举办这场新闻发布会,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苗军先生,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晓花女士,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振星先生。
同时应邀来到我们发布会现场的媒体分别是济宁日报驻邹记者站、邹城市融媒体中心以及新邹城网、邹城在线等新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下面,我们首先有请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苗军主任致发布辞。
【苗军】
同志们,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稳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稳就业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应对疫情扶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六条政策措施》。6月中旬,先后就《关于抓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工作的十条措施》《保居民就业方案》提出意见并制定实施细则。我们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将“稳就业”“保就业”摆在工作首要位置,狠抓政策落实、强化就业服务,全市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截至7月底,全市实现新就业57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1%。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搭建五个平台,优化就业服务
一是“乐业邹鲁”微信公众号招聘平台。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开发了“乐业邹鲁”微信公众号线上招聘服务平台,将招聘信息、求职信息向线上集中,大力推广“不见面面试、快速精准自动匹配”。截止目前,累计收集发布132家用工企业的岗位信息5036多个,线上投递求职简历4720人,帮助4600多人入职,本地人员实现就业3000多人。二是“邹鲁有约·邹城—高校直通车”人才引进平台。1月9日,组织20多家企业走进齐鲁工业大学举办现场推介会,在全省率先拉开了2020年度人才引进的序幕。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优选了35家企业、1920个人才岗位,与中国矿大、山东科技大等50多家高校进行了异地线上对接,6月份,组织企业前往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举办线下校园招聘活动。三是邹鲁融媒电视网络招聘平台。疫情期间,与融媒体中心联合举办了大型电视网络招聘会,央视新闻+、山东闪电新闻同步直播,现场关注3万人。四是“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坚持停课不停训的原则,依托线上平台开展了电工、焊工、育婴员、创业等多个专业培训,累计组织5346人参加培训。五是返乡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市流动党工委在北京、上海、杭州、乌鲁木齐等地设立的13个流动党员党支部,积极搭建返乡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创业、维权等服务,鼓励返乡就业创业,支持家乡发展。
二、强化三项措施,推动政策落实
一是成立了就业政策落实专班,建立“就业服务专员包保企业”制度。从机关选派34名干部职工,与全市264家重点复工复产企业建立点对点包保制度,及时发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期间的问题,千方百计让员工“返回来”、让企业“转起来”、让项目“干起来”。截至目前,累计调查收集解决用工和政策需求200多条。二是创新政策宣传推送方式。坚持把宣传作为落实政策的生命线,积极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格局,重点突破线上宣传,打造“乐业邹鲁”微信公众号,推行菜单式服务,所有的就业创业政策及业务流程都实现线上集中,公众号关注人数达到3万人。拍摄了“乐业邹鲁,与祖国同行”就业创业公益微视频,在“学习强国”发布推广。设计制作了政策流程图、闭环服务政策解读提纲,面向企业“算账式”宣讲,精准解读,就业政策的知晓率不断提升。三是坚持“政策敲门”。通过信息数据比对筛查,主动联系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针对企业量身定制、“靶向”施策,开通政策兑付绿色通道,实行“承诺受理、容缺办理”,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截至7月底,与1000多个经营主体主动联系定制补贴,落实各项就业创业资金3424万元,惠及各类人群6.2万人次。
三、推进两项创新,转变服务模式
一是推广成立村级劳务扶贫公司。运用市场化手段,调动基层服务积极性,鼓励由村居集体或个人出资,在务工人员集中的村居成立村级劳务扶贫服务中介,中介机构负责收集各类人员求职信息,我们负责提供市内外岗位信息,双方无缝对接,既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务工的问题,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全市成立各类劳务扶贫服务公司100家,辐射带动农民工就业2.3万人,年人均增收35000元。新华社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二是开展“虚拟就业”扶贫。对适龄贫困劳动力实行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创业辅导等免费服务,累计实现就业2456人。在开展常规就业扶贫的基础上,针对无劳动能力、收入不稳定、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户,创新开展了“虚拟就业”扶贫行动,通过介绍其亲属邻居就业结对、企业开发“虚拟岗位”认领、产业带动参与产业链经营三种模式,帮助贫困户实现“虚拟就业”,贫困人员每月可得到100元的扶贫补贴或产业分红,稳定脱贫成果。目前,327名贫困人员实现“虚拟就业”、稳定脱贫,经济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媒体平台进行了宣传报道。
今年虽然我们在稳就业工作中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是经济下行、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政策落实服务落地,扎实开展重点群体就业专项行动,千方百计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最后,再次感谢新闻媒体的朋友们一直以来对就业工作的关心、支持,一起致力于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谢谢大家。
【张华】
非常感谢苗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的名称。
【市融媒体中心】
近期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抓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工作的十条措施》,您能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谢谢。
【陈晓花】
谢谢您的提问,十条措施中涉及到人社部门3条,分别是实施社会保险补贴、实施以工代训补贴、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所。这里我给大家做下介绍。
一是社会保险补贴
近来,“夜经济”成为时下热门话题,一批人员通过摆地摊实现了灵活就业。这项政策将给广大灵活就业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
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通过夜经济、小店经济等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缴纳职工社会保险的,按其实际缴纳期限给予每月400元的社会保险补贴。就业困难人员享受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享受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根据《山东就业促进条例》规定,就业困难人员主要是办理失业登记的以下8类人员,即:①女性四十周岁、男性五十周岁以上的人员;②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③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④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成员;⑤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⑥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人员;⑦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人员;⑧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另外需要说明的是,2年内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包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这是社会保险补贴部分。
二是以工代训补贴
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抗风险能力差,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的重要举措。以工代训补贴政策就是为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而推出的一项新政策,分为“新吸纳就业以工代训补贴”和“困难企业以工代训补贴”。
“新吸纳就业以工代训补贴”政策的主要是“支持企业面向新吸纳劳动者开展以工代训,扩岗位、扩就业。对中小微企业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办理就业登记并开展以工代训的,从2020年6月起,按吸纳人数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为6个月。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行业补贴范围扩大至大型企业。政策受理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
“困难企业以工代训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支持困难企业以工代训,稳岗位、保生活。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的中小微企业,组织职工开展以工代训的,根据以工代训人数,从2020年6月起,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为6个月,单个企业最高补贴10万元。政策受理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
上面提到的中小微企业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界定。
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的中小微企业,以企业电费、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其他能源消耗量、营业收入三项指标进行界定,申报当月三项指标之一较2019年月平均值下降70%及以上即可申报。
三是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所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出现缓就业慢就业现象,为鼓励应届毕业生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我们推出了这项政策。
主要内容是“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创业孵化基地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场地,向应届毕业生免费提供,免除物业管理费。根据入驻个数和入驻面积,按每月每平方米2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孵化基地房租补贴,补贴时间从进驻创业孵化基地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1年。免除开办企业的一次性政府收费。鼓励各类双创基地、双创园区向应届毕业生提供低成本、全流程创业服务。”
这项政策面向的是经认定的创业孵化基地。目前我市有3家,分别是邹城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山东鲁南电商产业园孵化基地、邹城市唐村梦想小镇创业孵化基地。
关于这3项政策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济宁日报】
面对疫情这样的大形势,有的企业经营困难,对于如何鼓励企业招人、用人、留人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人社部门有哪些政策呢,谢谢。
【张振星】
主要三个方面,一是“减免”,二是“返还”,三是“补贴”。 减免是2020年2月至12月底,免征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2月-6月底减半征收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二是“返还”。对于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及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政策、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以上、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5.5%(参保职工30人及以下的企业裁员率不超过员工总人数的20%)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单位及其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6月8日,又将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标准提高至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的100%,执行该期至2020年12月31日。截至7月底,为474家企业返还1275万元、惠及职工4.99万人。三是“补贴”,补贴分几个类型。对于2020年2月10日至3月10日期间复工新吸纳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职工社保的,每新吸纳1人,按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随后我市又在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新增就业岗位补贴,3月11日—6月30日,企业每新增1 名大专以上学历(中级工)员工,且办理就业登记、签订1 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市财政给予每人1000元的新增岗位补贴。这项政策比省里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延长了3个多月。6月22日,市委经济运行应急指挥部印发了《六保三促工作方案》,2020年3月11日至12月31日,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办理就业登记的,每招用1人,给予1000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截至7月底,全市发放一次性用工补贴73.5万元,惠及4家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1万元,惠及17家企业110人。为进一步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我们还阶段性实施了失业补助金政策,政策规定,2020年3月至12月,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可以申领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其中,失业保险缴费满1年的人员每人每月领取400元,缴费不足1年的,每人每月领取200元,为了方便群众及时办理享受该项政策,我们开通了电脑、微信、支付宝、济宁人社APP等多种线上渠道申领失业补助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41名失业人员申报了失业补助金,预计8月底前申报人数超过2300多人,预计发放补贴570多万元。
在这里要跟广大企业和求职者一个提醒,就业登记是享受就业创业政策的前置条件,是否进行就业登记直接影响政策的享受资格,企业新招用员工时一定要就业登记。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的,做就业登记时要先进行就业困难人员身份认定。就业登记分为单位就业登记和灵活就业、个体经营性登记:单位就业登记由用人单位登录山东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上服务大厅即可随时进行网上办理;灵活就业登记及个体经营登记到所辖区镇街为民服务中心人社窗口办理。
回答完毕,谢谢。
【新邹城网】
目前正值毕业季,学生毕业后都比较关心自己的档案,高校毕业生应该如何进行档案转接呢?
【张振星】
谢谢您的提问,毕业后,档案由学校通过规定渠道转到就业地或户籍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保管。我们邹城的转递地址为:邹城市护驾山路1739号档案室收,邮编是273500。转递档案时应严密包封并填写档案转递通知单,通过机要交通、专人送达、毕业生专用邮政EMS标准快递三种方式,严禁个人自带档案转递;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档案保管费、查阅费、证明费、档案转递费等名目的费用。
【邹城在线】
听说个人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提高到了20万元,请问我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都有哪些新变化?
【陈晓花】
谢谢您的提问。省财政厅、人社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关于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全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通知》,对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进行了四项调整。一是贷款额度提高。为应对疫情影响,符合条件的个人最高可申请创业担保担保贷款额度由15万元提高至20万元;对创办企业、民办非企业(含教育培训机构)或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及各类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的,且合伙人、组织成员均符合借款人条件,按照每个创业企业借款人最多(含)3名合伙人,贷款额度由最高45万元提高至6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二是小微企业申请门槛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数与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的占比,由20%下调为15%,超过100人的企业由10%下调为8%,将有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三是对部分类别的创业贷款实行免担保。对新发放的10万元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或信用社区推荐的创业项目;获得设区的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或获得省级有关创业创新赛事活动规定奖项的创业人员(项目)等情况实行免担保。四是降低创业担保贷款利率。从6月19日起,金融机构新发放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利率不超过市场报价利率+50基点,使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张华】
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有需要深入采访的媒体可以在会后联系市政府新闻办。就业工作,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民生工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就业工作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创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进行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