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邹城市始终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理念,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围绕政务服务、金融服务、人才保障、法治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办事效率。实施“一网通办”,全市1530个政务事项网上运行,网办率达99.6%。先后推出“咨询掌上答”“邹小保AI机器人”等数字化改革举措,打通“掌上办”新渠道。搭建“1+16+614+N”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点体系,34个部门相关科室成建制进驻市级政务大厅,16个镇街承接289项政务服务事项,村级全面建立服务站点,拓展银行、邮政等128个社会合作网点,初步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创新金融服务,破解融资难题。持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组织召开“科技金融政策宣讲暨政银企对接会”等活动,对全市300余家科技型企业进行科技金融政策培训。全力做好增信评价服务,推动全市9家企业通过“科融信”平台进行科技创新贷款和市场化融资申请,融资金额达2亿元。坚持用好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政策,助力全市28家企业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备案超2亿元。鼓励企业引进科技股权投资,用市场化机制破解融资难题,帮助兖煤黑豹获科技股权投资1900万元。
加快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聚焦“1+5”主导产业,深入开展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攻坚行动,对产业链发展“月调度、季研究”,持续谋划产业链适配项目,不断壮大产业集群。推动山东能源智慧制造产业园一期、恒信年产50万吨乙醇、泰玻年产8万吨无碱玻纤、天河矿山重型施工机器人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深入开展新一轮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实施85个技改项目,36个项目纳入省技术改造重点导向目录。2024年邹城市新增纳统规上工业企业26家,总数达到259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08.4亿元。
强化人才支撑,助力企业发展。探索“两企三新”团建工作模式,指导荣信集团等企业实施“青蓝互助”结对帮带行动,通过项目课题、技术攻关、日常实践等方式,搭建企业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平台。对成长速度快、专业技能强、帮扶效果好的结对职工,优先推荐参与各类技能竞赛、职称评定、荣誉申报。截至目前,已推动荣信集团、泰山玻纤等8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共建活动30余次,达成合作共建意向5个,累计开展结对182个、孵化企业急需人才1083人。
加强法治保障,维护企业权益。充分发挥政法部门职能优势,科学把握执法司法尺度温度,从加快涉企经济犯罪侦办、提高涉企诉讼审判质效、加强涉企案件法律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等方面坚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全力护航民营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严格落实涉企诉讼质效提升工作,紧盯执法办案,依法处理涉企诉讼,严打侵企违法犯罪行为,让企业舒心经营、安心发展,2024年以来共梳理涉企挂案122起,目前已清理114起。
文字报道:张文刚
责任编辑:薄登峰
- 上一篇:邹鲁元宵情:亲子花灯映暖文化传承...
- 下一篇:校车“直通车” 助力开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