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文化邹城
文艺
家乡的水田
2010年11月01日 

家乡的水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旱田改种的。偶尔回老家,每每看见水田边玩耍的儿童、水田里绿油油的稻苗,就会回想到三十多年前刚种水田时的艰难一幕;也常常萦绕着下田时伙伴们骑着水牛吹着葱皮、草叶学小鸟的声声啼叫;浮现出薄瓦片在河面上打水漂泛起的串串涟漪;仿佛看到长腿细腰的“水驮车”在水面上轻捷快速滑行;又好似回到在稻田沟里捉蟹摸鱼儿的刺激热闹场面……

我的家乡在微山湖上游不远的万福河畔,土地上纵横交错的沟渠,把一望无际的平原分割成块块旱作农田。记得那时十年九涝,老家年年闹饥荒。夏季还可以收点产量不高的小麦,一到汛期,大雨滂沱,把秋季作物往往全部淹没,就连地老鼠也被逼上水面游到土堆上无处藏身。由于水利设施排灌能力差,农田一旦被淹,三天五天都难以排涝。待把积水排干,大豆、高粱、玉米、花生已全部萎蔫。到了秋季,高杆作物几乎颗粒无收,即使用来在冬春果腹的地瓜,也让水泡得或发霉糜烂或变成煮不烂的“铁萝卜”。春天青黄不接时,常常用盐水煮些从河里捞来的又腥又涩的窄叶水草充饥。那种肚饿嘴馋的感觉永远难忘,整天盼着过年吃点白面油香。在这种情况下,俺村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生产队长义无反顾的向管区、公社建议:“旱田得改水田,不然日子没法过!”。

当时的公社书记也算是个开明人。虽然有些顾虑还是经不住基层的搓拢要挟,勉强同意改水田一试。得到上级指示,生产队长如获至宝,立马忙起改种水田的活计,随即托人从南方买来了稻种。春天里,学着稻区在秧板田里落谷育秧,施足底肥的一版版秧田,几天后秧苗吐翠放绿继而茁壮成长。麦收过后,接着在麦田里灌水洇地泡茬,麦田已变成躺在地面上的一面面镜子一片片汪洋!第二天,生产队里就忙着用新买的水牛,拉着水耙把灌透水的麦田趟成已备插秧的泥浆。在光脚走在泥泞里一滑一拐地吃力声中,男劳力挑着秧苗深一脚浅一脚地把麦秸绑捆的稻苗运到田中。年轻的男男女女这才一撮一撮将裸露着白根的稻秧一行行插入泥田。尽管后来水田机械和除草剂的运用已让家乡的农民不觉得太苦,而初改水田时,对老家这些一直摆弄土坷垃的“旱鸭子”并不容易。“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是水田里农民的真实写照。成群的蚊虫轮番叮咬已是家常便饭,一天到晚在水里拔秧苗的老人们脚手泡皱,在满是麦茬泥浆里插秧的大闺女小媳妇四肢满是扎伤,光着肩膀往返于水田间挑运秧苗的男劳力被灼热的太阳晒得爆皮,脚底受伤化脓也很寻常。最难躲避的是生长在沟渠水田里的水蝎、蚂蝗,一旦遭遇,不是被蚂蝗吸的鲜血淋淋,就是让水蝎蜇的大片红肿疼痛难当!见此情景,吓得白白嫩嫩的下乡知青们大呼小叫不敢下水,只能站在田埂上给正在田里插秧的劳力们扔些稻秧。

刚开始,插上的稻秧或因放水太多漂上水面,或因施用氨水不当让浓浓的氨味把幼苗烧伤。一年下来每亩稻田也只有二百多斤的收成,比原来种旱田好不了多少。次年,经过总结反思,总算找到点种水稻的决窍:“插秧放水浅,缓苗不会慢;稻苗一返青,蹲苗水放干;根深蒂固后,才能施氨氮”。照此操作逮苗已不成问题,再加上用密封的塑料袋和细管直接往水里施氨,伤苗现象从此绝迹。这年秋季,水稻产量实现翻番。之后几年产量稳步上升,最高亩产达到七百多斤。那时候,这样的“大丰收”实属罕见。熬过了一个春夏,社员们能隔三差五地吃上香喷喷的大米干饭,那种成功的喜悦足以让生活渐渐好转的全村百姓欢欣鼓舞、幸福异常!

可惜好景不长,公社就下达死命令:“稻改区把秋季收成的三分之二交纳‘爱国粮’”。接到交粮通知,迫于“文革”后期上纲上线的政治重压,老实巴结的社员们只能眼巴巴地把晒干扬净的袋袋稻谷按要求上交。到了冬天,为了充饥,每家每户只有把仅有的那点稻谷打成大米,跑到老远山区换成一麻袋一麻袋的地瓜“粗粮”。水田丰收社员减收,让全村老少怨声载道。还是队长有胆有识让人佩服:“明年既要种水稻,还要留点水田养藕种荸荠,交了公粮咱还有东西换钱”。第二年,家乡的水田里就多出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副业”。这一招果然灵验,交完秋季“爱国粮”,家家户户都跑到放干水的泥田里扒藕挖荸荠,拿到集上成了抢手货。钱一到手,接着又从集上籴回白花花的大米“细粮”。一步活棋一下子将全村社员彻底带出了难以糊口的岁月。

滴滴咸汗水,粒粒米饭香。

解决了吃饭问题,全村人脸上又渐渐有了笑容。为了证明改水田的成功,为了给公社有个交待,稻田里的农民也格外卖力。春天冒着寒意整地落谷,初夏时忙着趟田插秧。待稻苗返青,全村老少既要不停地灌水施肥,还得一遍又一遍地趟水拔草控制杂草疯长,直到水稻抽穗灌浆丰收在望。稻子成熟时,沉甸甸的稻穗压弯稻棵,块块稻田片片金黄,满怀希望的百姓们割稻种麦实在繁忙。社员们先在湿润的稻田里撒播麦种,割稻时麦苗已在稻棵里长成寸长。脚踏的打稻机把稻穗打成稻谷,一把把稻草捆在打稻机旁。待稻谷稻草运回集体大场分到农家小院,才算做到了寸草归垛颗粒归仓。到了冬天,为了挣点“活钱”,全家老幼围坐在一起搓草绳织草片缝草袋,又进入了不分昼夜的另一种大忙……

 

作者 王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