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外宣网 今天是
文化邹城
文艺
世博的建筑
2010年09月09日 

有人说,建筑是跳动的音符,是吟唱的诗句,是凝固的舞蹈,是一切的可能。我一向对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很感兴趣,这些年,常常利用去外地的机会,浏览欣赏当地一些著名的建筑,像北京的鸟巢、上海的博物馆、南京的中山陵,但这一次,上海世博会的建筑之美妙还是给了我极其强烈的震撼,禁不住拿起笔来,书写着我的感慨……

漫步在世博园区,仿佛世界建筑万花筒,让人眼花缭乱。每一个展馆都极尽创意之能事,都会让人心潮澎湃。以色列馆是枚美丽的“海贝壳”。两座互相环抱的流线型建筑组合在一起,一边用土黄色原石砌造,另一边则用透明的玻璃覆盖。虚与实、轻与重,截然不同的材质和鲜明的色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其场馆的外形,有人认为是太极阴阳图,有人感觉是环抱的双手,还有人觉得更像以色列麻花式样的手工面包哈拉。规则的长方体建筑在本届世博会上可不多见,但法国馆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网格仿佛欧洲宫廷美女的面纱,多少给这个方盒子一些妩媚和轻柔。法国人不仅搬来了凡高、塞尚和罗丹,还将凡尔赛花园的精神搬到了法国馆里。在馆内,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规则剪形的绿色植物垂落下来,就好像形成一个个绿色的符号,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绿叶味道,我们呼吸一口,好像感受到那么一点法国田野的芬芳,真是令人耳目一新。法国人真是将绿色环保和低碳的理念贯彻得如此彻底———自然,也可以与城市如此合拍。

对我而言,最强烈的视觉效果来自波兰馆,他们将民间传统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整个展馆像一张剪纸板折叠出抽象造型,墙体布满精致的镂空花纹,极具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白天,阳光透过空隙洒进馆内,在地上“剪出”花纹;夜晚,灯光从花纹中映射出去,在夜空中“剪出”立体花样。光影瞬息变化,让静态的建筑呈现出轻歌曼舞般的灵动之美。同样是镂空外墙,土耳其馆却宛若一个神秘盒子,米色内墙之外,罩着一层镂空红缕衣,蜂巢状的孔洞下,雕刻着黄牛、雄鹿、老鹰等野生动物的抽象画。据说这个设计灵感来源于世界上最古老村落的一幅壁画,对比强烈的色彩,镂空叠加的设计,让这座质朴古典的建筑呈现出强烈的后现代风格。

据介绍,西班牙展馆的设计源自国舞弗拉明戈。波浪状的线条仿佛是舞者飞扬的大裙摆在音乐中凝固的一刹那,建材用的却是古老的藤编,远远望去,又仿佛一朵盛开的花,看上去形似篮子。站在西班牙展馆外边,看着波浪状线条的外形,我似乎听到了弗拉明戈强烈的脚步声、响亮的击掌声,跃跃欲试地想跳上一段这最富感染力的舞蹈。走进馆内,影像在墙壁上狂野地涂画,毕加索的名画《格罗尼卡》和弗拉明戈的舞者跳跃着西班牙人的热情,声音、建筑、舞蹈,在这里如此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另外最吸引游客的还有6.5米高的“小米宝宝”。难怪到这里参观的人群都要排上几个小时的队。

芬兰馆在世博园里别具一格。四面环水,高大的白色主体建筑,仿佛一只巨大的冰碗,静静地漂浮在水上,让人远远看到就感觉到炎炎夏日里的一股清凉,这景致马上就会让人联想北欧那宁静的夜晚。我来到场馆的入口处往里张望,发现第一层是一个天井,开阔的布局与中国的四合院颇有神似之处。站在这片空地上,一旁放着一块印有“冰壶”两个中文大字的石头,还有一个盛有水的木桶。参观的人群可以用水在石头表面练习书法,描绘心目中的过去和未来。若是抬头仰望,在高耸的白墙包围之下,天空与云朵仿佛触手可及。据那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设计这片天井,是为了在世博园里保留一块最适合冥想的空间,让参观者远离外界的嘈杂,静下心来思考,从内心深处获取生活的灵感。“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出自我国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句,在这里却把中芬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远望去,沙特馆外形“丝路宝船”带着浓厚的沙漠风情和阿拉伯神话色彩。双曲面船形建筑,像是阿拉伯神话中的“月亮船”,顶层设计为阿拉伯屋顶大花园,树影婆娑,如充满了生命和希望的绿洲,使我很快联想起《一千零一夜》里的神奇飞毯和阿拉丁神灯的故事。排了三个多小时的队,进馆时已是夜幕降临,登上这艘“月亮船”,但见行道两旁棵棵枣椰树影婆娑,大漠风姿若隐若现,沿着“舷梯”盘旋而上,在顶楼步入一条循环运行的“空中步道”,一个硕大无朋的环状银幕上映现着曼妙的中东风景,这就是堪称世界之最的三维电影院!突然,天幕开启,举目漫天星光闪烁,俯首则是旋转中的地球,让人恍若置身于浩瀚壮丽的宇宙之间,那份惊喜,那份震颤,那份激越,那份遐思……真是难以言表。

随着一位志愿者的手指处观望,远处的日本馆犹如一个巨大的紫蚕宝宝趴在黄浦江边,弧形穹顶,宛若一条卧蚕,色彩上用了很鲜见的淡紫色,却是日本和服的经典色彩,温和可亲。展馆外观的基调色为红藤色,由象征太阳的红色与象征水的蓝色交融而成,自然完美。展馆的外壁会随着日光的变化及夜晚的灯光变换各种“表情”,让参观者感受到一种动感。我想,“紫蚕岛”这个昵称十分贴切。夜晚亮灯时,白日安静的“紫蚕”在灯光的衬托下立刻灵动起来。你会想起什么?是否像极了宫崎骏漫画《龙猫》里的“猫巴士”?

瑞典馆。从外观到它的三层展馆,都闪烁着别出新意的“创意之光”。其建筑外墙乍一看遍布着象征城市的网络,如果把它平铺开来,就是一张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地图。最让孩子们欣喜的是,瑞典著名的文学童话人物“长袜子皮皮”,也是瑞典馆的导游之一!阿联酋馆。就如同一枚巨大的玳瑁色贝壳卧在蓝天下,又像两条比肩的鱼儿,脊背上片片鱼鳞熠熠闪光,又似两座巨大的沙丘,以独特方式告诉人们如何利用能源。瑞士馆。场馆外部的幕帏用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在展出结束后被天然降解。

置身于世博的建筑里,所有的游客都能感受到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雄姿。中国国家馆的营造运用了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的结构,形如冠盖,层叠出挑,成为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展示内容亦以“寻觅”为主线,从当代切入,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由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我想,动态《清明上河图》复活的不只是北宋的繁华街景,更是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国之瑰宝”展示的不只是金属冶炼、丝绸染织、造纸印刷、中医中药等发明创造,更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生动样态;轨道游览所见的拱桥、庭院、园林,是营建的智慧,更是生活的诗意。

和中国馆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世博轴。这一地上两层地下两层的半敞开式建筑,从园区的主入口一直延伸至黄浦江边的庆典广场上。在夜晚,世博轴上六个巨型圆锥状的“阳光谷”,变幻着五彩的灯光,那张开的大喇叭口,从40米高的空中把新鲜空气“采集”后输送到地下两层的空间里,既缓解了地下空间的压抑感,又实现了节能,更是每天晚上亮丽的景观。到了白天,阳光谷还能充分地吸纳阳光哩。可以说,世博的建筑,惊喜无处不在,光影变幻、线条设计、色彩调配,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仔细地品味。

我想,在世博会璀璨的梦想中,在各国展览馆缤纷的色彩中,在上海魅力的放射中,在世界文明的交融中,我们更多的城市,如何去为更美好的生活而奋起直追,而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如何使我们的城市涌流着城市旺盛的创造力、生命力,传递出城市崭新的发展观、价值观。我想,这是我们参观世博园后所得到的启示。

作者 杨士田